西湖部分绝版风景变成高档会所 百姓可望不可进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文章:杭州“算大账”
“这样的生态工程带来的直接收益就绝不低于投资成本,为社会创造的是数千亿元的价值,而且还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增值”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在房产价格暴涨的背景下,一些地产开发大肆侵蚀风景名胜区,而杭州西湖却严禁景区内房地产开发,同时进行综合整治和保护,实行免费开放。
此举不但使游客增多,收入增加,整个杭州也因西湖身价倍增,实现了“一个湖养活一座城市”。
“免费西湖”
在过去1000多年的历史里,杭州人虽无数次地治理西湖,但“西湖十景”仍然残缺,西湖全景难觅,更由于沿线部门单位重墙深院的阻隔,人们只能在湖上欣赏湖光山色,却无缘荡舟山涧小湾,深入芦苇丛中寻幽觅胜。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历史已经证明,单靠门票收入每年赚取4000万元只能满足‘人头费’开支,根本解决不了建设资金。”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总工程师杨小茹说,要保护好经营好西湖,不仅要打通环线,还湖于民,还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恢复西湖的历史景观,使西湖不断增值。
世纪之交,杭州市作出一项举措:打通西湖环线,开放整个西湖,同时取消所有西湖沿线公园的门票。
2001年,杭州启动了西湖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治理工程:曾经长期阻隔西湖的一些高墙深院被拆除了;围起“篱笆”要收门票的收费公园也不见了。
据统计,通过连续实施9年来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累计拆除违章违法建筑以及没有保留价值的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外迁单位265家,外迁住户2791家,减少景区人7021人,恢复水面0.9平方公里,完成了西湖疏浚工程以及引配水工程,西湖平均水深由疏浚前的1.65米增加到2.5米,西湖水质极大改善,透明度从以前的0.5米提高至0.73米。
算大账
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取消门票,以及24小时开放带来的日常维护、清卫保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费用,给西湖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压力。减收和增支两个因素相叠加,每年增加的经济负担在7400万元左右。
那么,“免费西湖”的经济效益从何谈起呢?
西湖风景名胜区宣传干事麻剑辉说,“免费西湖”的思路,跳出了“风景区整洁美化→提高门票价格→用增加的收入抵补整洁美化的投入”这种固有模式,它的独特之处在于用更加秀美深厚的自然文化景观和免费开放作为亮点,吸引更多的游客,以“门票收入”的损失换来整个杭州市“旅游收入”的提高。
统计表明,2009年杭州旅游接待国内游客5093万人次,比2002年增长9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09亿元,比2002年增长178%;入境旅游人数230万人次,比2002年增长117%;旅游总收入803亿元,比2002年增长173%。
从2003年到2009年间,西湖风景区的财政收入和园文系统的事业收入均呈现出较高比例的增长,西湖风景区的财政总收入平均增长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增长33%;园文系统事业收入平均增长11%。
实践表明,“免费西湖”不仅带动了杭州市“大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增强了杭州的城市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极大地提升了杭州的城市声誉。
国际环境美学学会理事陈大卫认为,“免费西湖”对杭州的房地产影响巨大。因为从国际上来看,房地产的竞争不仅要靠一个地方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资源,现在更重要的是环境。“优质的风景名胜资源是独一无二的,一些地方拥有这种资源,但却没有长远眼光,只会‘算小账’,不会‘算大账’,为了眼前利益破坏了环境资源,这种短视行为应该警醒了。”
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2009年,电影《非诚匆扰》让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名声广传——5分钟、3个景点的镜头,使西溪湿地的游客呈爆炸式增长。统计表明,2008年,西溪游客为80万,旅游收入为4600万元,而到2009年,旅游人数猛增到306万,旅游收入超过1亿元。
慕名而来的游客没有失望。当他们在曲水寻梅、渔村烟雨的美景里,坐着手摇船领略清代诗人厉鹗笔下“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胜景时,绝想不到这里原来是一片养鱼养鸡养猪、垃圾污水横流的城郊农村,当时甚至连许多杭州人都不知道西溪湿地为何物。
西溪湿地工程范围内共有10个行政村、5万人居住,圈围了约3000个池塘,高密度地养殖了大量鱼、鳖。大量的生活排污、养殖排污、企业排污等严重地影响了西溪的水质,水质逐渐恶化为劣V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具有千年历史的西溪湿地仍占地60多平方公里,而到了2002年,西溪湿地只剩下11平方公里,当地留存的前人诗词、匾额、碑刻也在不断流失。
2003年,西溪湿地综保工程正式启动。杭州市遵循湿地保护国际公约,确立“积极保护”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最终找到了一种“湿地+公园”的模式,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建成开放了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综保工程实施以来,总计拆迁居民4000多户,搬迁企事业单位160多家,拆除建筑100多万平方米。在7年中,西溪湿地坚持修复自然生态,湿地内植物从以前的221种增加到了目前的1000多种,芦苇、野荚白等高草湿地型群落和狗牙根、结缕草等低草湿地型群落得到了恢复,形成了多样性的湿地植物群落景观。同时,西溪湿地鸟类已由79种增加到126种,占杭州市鸟类总数的50%。西溪水质也提升了2个标准。
“金镶玉”
西溪的发展也曾经走过“卖地生财”之路。10年前,西湖区人大政协不断提出要保护西溪湿地,但当时由于资金得不到落实,西湖区一度将土地出让给开发商,湿地面积越来越小。
“卖地生财不是最佳途径,其实只要对生态资源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它产生的效益将远远超过房地产。”西溪湿地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陈渊文说,从西溪湿地开发和保护来看,首先让周边的原住民成为西溪湿地综保工程的最大受益者。
据介绍,杭州将搬迁户全部纳入城镇居民社保体系,妥善安排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实现有房住、有社保、有工作。目前,西溪湿地周边建筑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的西溪花园、西溪人家、西溪水岸、西溪雅苑等拆迁安置房正在加快建设,已回迁1999套,搬迁户参保率达98%以上,有1568人实现了再就业;工程涉及的各村级集体均享受了10%留用地政策,可自由开发,增加集体收入。
“当然,西溪湿地保护的前提还是要搞好经营。”陈渊文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就是一个旅游产品,是一个特殊的旅游综合体。
对此,杭州市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汤海孺认为,西溪湿地走的是“金镶玉”模式。所谓“玉”就是西溪湿地,所谓“金”就是围绕西溪湿地建设的综合体。
具体来说,就是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打造成以湿地生态为基础,以人文生态为精髓,以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兼具观光、美食、演艺、购物、艺术、创意、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旅游综合体。
西溪湿地对周边的房地产带动作用是巨大的。据本刊记者了解,在开发以前,周边楼盘仅每平方米几千元,而现在上升到了每平方米2万元以上,排屋则超过4万元。
国际湿地公约组织秘书处亚太事务高级顾问雷光春博士在考察了西溪国家湿地后认为,西溪湿地延续千年的湿地景观(桑基鱼塘、柿基鱼塘、竹基鱼塘)是当地居民与湿地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典范,也是“湿地公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
“积极保护的理念就是要把生态工程视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原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认为,“生态工程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修路、架桥。近几年,除了西溪湿地综保工程,杭州还实施西湖综保工程、运河综保工程、良渚遗址保护工程等。事实证明,这样的生态工程带来的直接收益就绝不低于投资成本,为社会创造的是数千亿元的价值,而且还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增值。”□
《瞭望》文章:警惕“免费西湖”富贵化
本刊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经营“免费西湖”的同时,一些高档私人会所的出现也引发社会争议,尤其是一些绝版风景的场所摇身成了高档“会所”导致名胜古迹“可望而不可进”,本应向大众开放的名胜故居变为少数人进出的“乐园”,更是招来许多批评。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杭州市虽然已经停止对景区内所有经营场所以“会所”“会馆”名义申报注册进行审批,但在景区内少数经营单位仍存在私自发展会员单位和设置最低消费等人为抬高进入门槛的问题,引起市民游客的不满和投诉。
对各界人士反映强烈的“名胜故居、历史建筑应该向公众开放,而不应该租赁经营成为高档消费场所”问题,杭州西湖景区管理部门表示,他们将认真研究这一问题,考虑在合同到期后,将逐步收回景区内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名胜故居、历史建筑,重新整修后挖掘充实文化内涵,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展示、交流、教育、研究的作用。□(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